<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长安网群

        斯日门:一颗爱国心  无悔护边情

        2022-08-11 17:13:57来源:内蒙古长安网  责任编辑:鲁旭

          “这里是我们的家,放牧的时候一定要多留心边境的情况。”当斯日门念完初中第一天回到草原上放牧时,他的父亲就这样在耳边叮嘱他,这个叮嘱他一记就是30年。

          今年46岁的斯日门,家住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白音敖包嘎查。这里风光旖旎、牧场辽阔,与蒙古国隔河而邻。因这里地广人稀、生态优良,尤其是离斯日门家不远处有一块儿与蒙古国接壤的陆界,因此这里曾经一度成为是盗赶牲畜、偷越国边境事件频发地段。

          斯日门家世代都在这里放牧生活,“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那时候我们都叫抵边户。护边这个事情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在我们的父辈和更早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这样做了,守护好自己的家是我们的义务。”正说着话的时候,斯日门朝门外望去:“这是谁家的牛跑到这里来了?”斯日门只是用望远镜瞧了一下,便知道这群牲畜是这附近谁家的。“这个看上去像是上面那户人家的牛,跑别人家草场来吃草了,我得通知牛主人一声。”

          “草原上牧民的视力都是非常好的,能看清距离很远的东西。”额布德格边境派出所副所长沙其尔笑着说,“我们边境派出所管辖面积有225平方公里,边境线长47.125公里,单单依靠派出所的警力来管辖这么大面积是很吃力的,但护边员在这边境线附近住着,对想要来这附近从事非法活动的人来说都是一种震慑,同时对于我们的工作也起到了很大辅助作用。”

          “我们是几个护边员一起巡护,有时也和派出所联合巡护,相互之间能有个照应。”斯日门告诉我们,因为巡护的路线并不是直线,同时很多地方车辆都开进不去,所以他们巡护一次要骑马走上一天。如果说巡护路上蚊虫叮咬、道路崎岖都不算什么,那么让护边员感到难以应对的,还是草上多变的天气。“夏天的暴雨还好一些,无论怎么下也就是衣服湿了无所谓,到了冬天就不一样了,冬天咱们这气温低,有时候下暴风雪、刮白毛风,不仅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大雪封路就更难走。”虽然巡护路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斯日门从没有过怨言,这一走便是几十年。

          斯日门不仅是护边员,还是草原110“蒙古包哨所”的哨兵,“我们护边员都是一边生产一边护边,春季接羔、秋季打草,到了每年春秋两季防火期时我们还要进行防火巡逻。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对非法捕猎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现在盗赶牲畜、偷越国边境事件是很少了,但有的牧民在放牧时遇到困难也会来这里找我们。”党徽在斯日门的胸前熠熠生辉,身兼数职的他对于自己的工作很是自豪,这不仅仅源于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责任与担当,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守护与热爱。

          在斯日门家的草场上,能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电网不断地向草原深处延伸。“这里用电不成问题,有了长电以后方便多了,可以看电视,还能及时为夜巡需要的手电等装备充电。”斯日门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这一改变为当地牧民的生活带去了很大的便利,斯日门的家里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通长电以后更为明显,“电力十足”的日子不仅让斯日门的生活不再单调,也为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然而,由于处在草原深处、紧邻边境,没有手机信号一直是困扰斯日门执勤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保持与外界的通讯畅通,斯日门通过家中的有线电视信号安装了网络,让自己的家里也实现了WIFI 信号的覆盖。“虽然这附近没有手机信号,但是我们这里拉了能看有线电视的那个网,有什么突发情况我能通过微信第一时间联系派出所。”

          谈到幸福,斯日门说:“现在跟我们以前的生活条件比好太多了,怎么能不幸福呢。我们现在巡护都是在微信群里相互告知在哪里集合几点出发,国家也特别重视我们护边员,从去年开始每月给我们这些护边员发600元的工资。”

          边境平安是牧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呼伦贝尔边境地区居住着42个民族45万余人,城乡、口岸、农林牧渔等社会形态一应俱全,边境治安管控任务十分艰巨。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增强了民力防控作用,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充分发挥千名民警根植群众的优势,建设了562人的规范化护边员队伍。为了不断提升群众守边护边的积极性,起草出台了《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护边员奖励办法》,为护边员配备装备及执勤设施,凝聚合力全力打造边境管控的铜墙铁壁。

          跟随斯日门的脚步,我们来得到他所在的辖区派出所——额布德格边境派出所。在派出所草原110指挥室的大屏幕上,我们看到了搭建在边防线上的摄像头上传回来的画面。“我们这个光转台都是用网桥传递的、速度特别快,覆盖范围为10公里,十公里内只要有动物或者人靠近它就会自动报警。除了一些大风等恶劣天气因素的影响外,画面质量也都是非常高、非常清晰的。”额布德格边境派出所所长包海生介绍到。

          “现在我们派出所应用在边境管理方面的智能设备和手段比较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上级领导特别注重边境一线的投入,我们的一个光转台摄像头、安装的光缆费用都不菲。”在说到对辖区一线护边员的装备建设上,包海生告诉记者:“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我们正在积极申请卫星电话,争取在手机信号无法覆盖的草原110 ‘蒙古包哨所’内安装卫星电话,畅通巡护一线同外界的通讯渠道。”

          据了解,为了不断织密边境管理安全网,近年来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积极探索将科学技术同边境管理相结合,通过科技补齐边境管理工作短板,这一应用在额布德格派出所得到生动地体现。

          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脚踏实地的奉献。在这条人迹罕至、条件艰苦的边防线上,有着无数个心系边境安宁、心系祖国安宁的奋斗者们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用脚步丈量长度、用汗水书写忠诚,用执着诠释信仰,用实际行动证明着他们的拳拳报国之心!

          笔者手记:去新巴尔虎左旗的路上,我们迎来了一场疾风骤雨,由心担心起了此次采访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不出所料,出了阿木古郎镇后,道路开始变得泥泞难走,汽车发出轰鸣声在泥地里左摇右摆艰难地跋涉着,三十多公里的路我们行进了将近一小时。当感觉到地势开始逐渐走低后,远远望见了一座洁白的蒙古包坐落在草原深处,这是新巴尔虎左旗额布德格边境派出所的草原110“蒙古包哨所”。虽然远远看上去小小的,但却又十分醒目。

          随着汽车的行进,一会儿我们便抵达了斯日门家。仔细打量周围的一切:过膝的草丛、肆虐的蚊虫,还有站在不远处机警地看着我们的老鹰。蒙古包不远处有一口保证生活用水的机井,紧挨着蒙古包的还有一辆活动彩钢板房车,这里便是斯日门起居的地方,洗衣机、电视、炉子、蚊香……空间虽小但房内的物品却摆放整齐有序。顺着房车向右的方向望去,是两座砖结构的牲畜棚,斯日门告诉我们,由于这里地势低洼蚊虫肆虐,家里的牲畜都已转场去了夏营地。

          没有走过巡护边境的路,就难以想象护边工作的辛苦。在简单的交谈过后,我们走上了斯日门经常巡护的路线。中蒙界河——哈拉哈河的沿岸,因有着水气的润泽,附近草木郁郁丛生,看不见地面,有很多地方都是汽车难以到达的地方,护边员们都是凭借着肉眼观察前方区域生长的植物来辨识下面是土地、湿地还是泥潭,所以在这个地方巡边他们依靠的还是最原始的交通工具——马匹。斯日门告诉我们,那里便是新巴尔虎左旗境内哈拉哈河流域中的一块儿陆界,因附近都是水界,所以有些从事非法活动的人就将目标锁定到了陆界那里,曾经就是在那里抓获过意图非法越境偷渡到蒙古国的外国人。

          国必有边,边必设防,边境的和谐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大前提,所以守边护边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路走一路采,想到还有千千万万如同斯日门一样的人,在一处处高山海岛、大漠草原、飞沙走石、天气极端的边境线上坚守着,他们能耐得住寂寞,与大自然抗衡,他们可以是军、可以是警,更可以是民。他们用青春无悔与忠诚担当扛起祖国边防的安宁稳定,用满腔赤诚与默默奉献在祖国大地上谱写忠诚之歌。

         友情链接